别欺“生” 请为暑期工撑好保护伞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会选修“社会第一课”,涌入劳务市场寻找兼职。但部分企业却趁机欺“生”,让应聘者频频掉入求职陷阱。说多了都是泪。一些学生想用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负担,锻炼提升自己,没料想,钱没赚到,却先遭到了“社会毒打”。有的老板把暑期工当免费工,借故克扣工资;有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招聘影院检票员,实则安排去洗碗;甚至有不法分子打着“赚快钱”“躺着就能赚钱”等旗号,诱使暑期工沦为电诈“工具人”。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敢打暑期工的“歪主意”?从用工性质来看,暑期工多属于短期兼职,部分用人单位因此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待遇也仅停留在口头约定层面。再加上这些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较弱,
舆情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