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黄河路派出所用规范执法点亮平安底色

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08-23 2187

初秋的东营,车水马龙间透着安宁祥和。走进东营市公安局东营分局黄河路派出所,办事窗口前群众有序等候,办案区内民警专注高效,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在墙上格外醒目。近年来,黄河路派出所行政类案件办结率持续大幅提升,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被撤销情况。从完善机制定责,到法制员精准护航,再到民警互学共进,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了每一起案件、每一个人的心中。

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宣传

机制定航:以责任定方向,筑牢执法根基

早上8时30分,黄河路派出所的大屏上滚动着昨夜警情,值班领导手持鼠标,逐一点开案件信息:“该盗窃案的监控模糊影像,视频组要加紧研判,巡逻队凌晨2点务必把警灯亮在案发区域。”这场雷打不动的 “晨间会诊”,是派出所执法规范的第一道关口。

作为执法工作的“领头雁”,所领导班子深谙“责任先于能力”的道理。每日晨会不仅梳理警情,更聚焦风险前置化解——邻里噪音纠纷调解后,社区民警必须跟进回访;诈骗案高发区域,立刻联动社区开展反诈宣传。这种“底数清、情况明”的工作模式,让2025年以来的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33.3%,盗窃、诈骗案件发案率分别锐减42.85%和34.41%。

每周二的“案件会商日”则是化解疑难的“集体智慧池”。针对定性不明、处罚存疑的案件,所领导、办案民警、法制员一起查看监控、审阅案卷,你一言我一语,从证据效力、法律适用、矛盾化解策略、社会效果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对复杂的案件形成集体意见后全体民警在《案件会商表》上签字。“以前办复杂案总怕出错,现在有集体把关,腰杆都硬了!” 民警刘仕国的感慨道出了实效——今年通过会商解决的10余起争议案件,无一引发投诉或复议。

设置驻勤点,每日执勤警力以步巡和车巡交替开展常态化巡防

法制护航:以专业纠偏差,校准实战坐标

执法规范化,离不开严密、常态化的监督机制。黄河路派出所构建了“日提醒、周通报、月评查”三位一体的线上线下同频监督体系,让法制员这个“守门员”的职责贯穿于每一起警情、每一个案件办理的细微之处。

“警情分流是否规范、新案信息录入是否完整、涉案财物登记与法律文书上传是否及时?这都是我每天上班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工作。”张蕾作为黄河路派出所的一名法制员,每天一上班,她便登录执法办案平台,仔细筛查前一晚警情,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电话提醒。下午,依托执法平台三清系统,她再次深入“扫描”,紧盯新增案件材料、案件到期进展与超期风险,对“沉睡”案件逐一核查、预警,督促整改。2025年,凭借这一机制,成功整改60余条问题警情,发布50余次预警,从源头保障执法程序规范。

每周,张蕾还会针对警情分流超期、音视频关联错误等问题,制作《执法巡查通报》,在周例会上具体到事、点名到人地通报,形成强大倒逼压力,促使民警时刻严守规范。到了每月下旬,她又化身“质检员”,依据《山东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操作标准》,抽取卷宗逐案“体检”,如发现问题,在全所会议通报后,详细讲解规范,开展生动“现场教学”,推动卷宗质量与执法水平稳步提升。

除了监督,在民警执法陷入困境时,法制员还是“智囊团”。如今,黄河路派出所推行“法制员嵌入参与”模式,让专业力量深度融入执法全程。面对疑难、复杂或易引发争议案件,法制员提前介入,从受立案审查,到侦查方向确定、证据收集固定、强制措施适用,再到案件定性,全程提供“伴随式”服务,帮民警找准侦查路径。2025年,法制员深度参与案件会商与个案指导超20起,显著提升办案质量。他们以专业与尽责,为基层执法规范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每一次执法行动都公正、规范、高效。

为身体不便群众开展“送服务上门”

民警共进:以互学强本领,凝聚守护合力

“同样是酒后盗窃,一个是借酒行凶,一个是醉后糊涂,关键看案发前有无预谋……”在近期举办的“民警小课堂”上,民警杨增光结合案例,把区分罪与非罪的窍门讲得透彻。台下民警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点头顿悟。

这个由民警轮流主讲的“实战课堂”,是黄河路派出所激发内生动力的创新之举。主讲民警需将办案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听课者则能直接汲取“踩过的坑”与“破局的招”。曾有民警因对“口头传唤告知程序”不熟悉导致文书瑕疵,在小课堂上听过专题讲解后,再未犯同类错误。

截至目前,“民警小课堂”已举办十余期,内容涵盖证据收集、矛盾调解、法律适用等实战课题。从“邻里纠纷调解三步骤”到“电信诈骗话术识别技巧”,这些源于一线的 “实战宝典”,让执法能力提升看得见、摸得着。正如黄河路派出所所长纪卫锋所说:“每个民警都是战斗员,也能成为教练员,互学互鉴才能让队伍越来越强。”

走访辖区群众,征集意见建议,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外,黄河路派出所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耕社区阵地,做实资源下沉,守牢群众安全“第一道防线”。组建群防群治队伍,打造“黄河新‘枫’警”义警组织,建立“多组轮值、险情共进”运行体系。同时,细化警网融合,深化警民共建,注重源头治理,第一时间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推动资源下沉,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提升在群众家门口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

从晨光里的研判会到月光下的巡逻岗,从法制员笔尖的规范到民警心中的责任,黄河路派出所正用一件件实事,在法治建设的画卷上续写更精彩的篇章。(大众新闻记者 崔立慧 通讯员 王苗苗 解朋龙 袁波)

责任编辑:杜美萱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