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通讯员 冯娜
近日,滨城区彭李街道综合执法保障中心成功处理了一起小区私自搭建案件,以耐心沟通与依法处置赢得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赞誉。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基层执法的温度与力度,更为辖区居民敲响了 “违建不可为” 的法律警钟。
彭李街道接到群众反映,辖区内某小区存在私自搭建行为,已影响到小区整体环境与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接到反映后,彭李街道综合执法保障中心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合南石社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核实情况。经细致调查确认,该小区某业主楼顶存在一处私自搭建的构筑物,这一行为不仅改变了房屋原有规划布局,还对楼下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逐渐引发邻里间的不满与矛盾。
为从根源上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街道综合执法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依法依规” 的原则,联合南石社区多次与该业主进行面对面沟通。沟通中,工作人员一方面向业主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私自搭建行为违反了规划管理要求,属于违法建设,同时阐明该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与邻里纠纷隐患;另一方面,耐心倾听业主搭建构筑物的初衷与实际诉求,针对其在拆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物料搬运、场地清理等困难,积极协调资源提供协助。
在街道综合执法保障中心、南石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沟通下,该业主最终主动同意配合拆除工作。8月13日,街道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协助业主安全、有序地对私搭建筑进行了拆除。拆除后,房屋恢复了原有规划样貌,邻里间的矛盾也随之化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活动,都必须依法取得相关规划许可,未经许可的私自搭建行为,无论在自家院内还是公共区域,都可能构成违法建设。此类行为不仅破坏小区整体环境与公共利益,更会因建筑安全不达标、侵占公共空间等问题,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区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在此也提醒广大居民,社区环境需要共同守护,如遇规划建设问题,应先向相关部门咨询合规流程,切勿因侥幸心理触碰法律红线。若发现身边存在违法建设行为,可及时向街道或执法部门反映,共同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居住环境。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