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7月17日,记者从临沂市“预防热射病 健康度酷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已经接诊了78例重症中暑及热射病患者。该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廉永刚提醒广大市民,高温天气下,广大市民一定要主动做好预防,尽量避免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热损伤性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专家提醒,若发生中暑后,病人体温越高,预后就越差,所以要快速、有效、持续的把病人体温降下来。
首先要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病人平卧并解开衣物,可以通过在身上喷水,湿毛巾擦拭皮肤并配合扇风,身上像颈部,腋下,大腿根部放置冰袋或冰块等方法都可以有效迅速降温。室内的还可以通过开空调等方法降低室内温度。
如果病人神志清楚的,还要给他补充一些水分,尤其是含盐的水分,像运动饮料,口服补液盐之类的。
对于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患者,除了上述处理之外,还要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后出现误吸,如果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轻者危害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其中热射病的总体死亡率在30%以上。“机体的核心温度迅速地升高到40-42℃,甚至更高,然后会出现昏迷、惊厥、抽风等一系列的临床的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症候群。”廉永刚说。
中暑尤其是热射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严重的常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而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与其他危重病不同的是,中暑,包括热射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及训练因素(体力活动)均密切相关。
在室内,可以通过洒水降温,吹风扇,开空调等方法避免中暑的发生。
在高温高湿的气温下,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的时候要穿浅色并且宽松的衣服,减少人体吸热并便于散热。可以戴宽边帽或者打遮阳伞,同时注意多补充水分。
对于户外作业及训练,气温当日最高大于40℃时,应停止当日户外作业;日最高气温大于37℃,小于40℃时,室外作业不得超过5小时,同时当日12点-15点不得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35-37℃,应当采取换班轮休方式,减少连续作业时间。
对于居家老人,要做到早晚开窗对流,高温时段紧闭门窗,拉遮光窗帘,同时可以通过地面洒水(注意防滑)等方法室内降温,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开空调,一定要破除老年人"怕冷、省电"等观念,空调温度可设26-28℃。对于独居老人,子女早晚要到家查看或电话提醒老人主动定时饮水(每日1.5-2升),可以备淡盐水(1升水+3克盐),保持尿色尿量正常。有条件的可以远程监控活动状态,有问题及时处理。
要特别注意做好婴幼儿与儿童的监护,切勿将婴儿、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的汽车内。离车时检查,确保所有人都下车,不要忽视任何在车里睡着的孩子。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