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里仁”文化进网格,小单元里也有基层治理大文章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0

7月8日,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在任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了一场题为“‘里仁’文化进网格:小单元里的基层治理大文章”的宣讲活动。宣讲聚焦社区网格、村民小组等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深入探讨如何将传统“里仁”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滋养治理、以德治促和谐的新路径。

仁德为魂,激活网格治理新动能

宣讲员深刻阐释了“里仁”文化“仁者爱人”“德不孤,必有邻”的核心内涵。它强调邻里和睦、守望相助,这正是破解现代社区治理中人际关系疏离、凝聚力不足难题的一剂良方。将这种传统美德融入网格治理,旨在为冰冷的制度注入温暖的伦理力量,让“仁德友善”成为居民间不言而喻的“软规则”。

“微治理”实践,绽放“里仁”时代光华

宣讲重点介绍了基层实践中涌现的鲜活案例,将“里仁”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微治理”模式:

“‘水龙头’议事会”聚民心: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模范、热心居民组建议事会,在网格内发挥“润滑剂”和“智囊团”作用,用公心与威望化解邻里纠纷,共议社区发展良策。

“邻里公约”树新风:由网格内居民共同商议制定,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细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具有约束力和认同感的自治章程。

“德治积分”扬正气:创新设立德治积分体系,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维护环境卫生、践行孝老爱亲等善行义举均可获得积分,并可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积分成为看得见的“仁德标尺”,有效激励向上向善之风。

文化浸润,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细胞”

宣讲强调,“里仁”文化进网格的本质,是通过文化浸润滋养人心,在基层最小单元营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浓厚氛围。当仁德与友善成为网格内的普遍共识和行为自觉,每一个网格就真正成为了社会有机体中健康、活跃、充满温情的“文明细胞”。这种源自文化认同的治理,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奠定了最深厚的情感基础。

现场听众反响热烈。社区网格员小冯表示:“宣讲让我更明白了‘里仁’的深意。今后在调解纠纷、组织活动时,我会更注重用‘仁德’去感化人,用‘友善’去凝聚人。”居民李大爷则对“德治积分”赞赏有加:“做好事有记录、得认可,还能带动更多人,这法子好!邻里互助的风气就该这样树起来。”

“里仁”文化进网格,是在基层沃土上精心书写的一篇“大文章”。它让古老的智慧焕发新生,使精细化治理充满人文温度。当仁德与规则在网格单元交融共生,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重塑了守望相助的邻里精神。这股浸润人心的仁德之风,正从最小治理单元悄然吹拂开来。

(通讯员 许伟彤 徐纪鹏 王晨羽)

责任编辑:刘凯平

康岩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