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春风”吹暖“致富沃土”——莱芜区商事登记直通车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齐鲁党建云 15:34

“政务春风”吹暖“致富沃土”——莱芜区商事登记直通车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从“被动审批”到“主动赋能”,莱芜区以政务服务创新赋能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然而,信息不畅、交通不便、流程生疏等问题,曾让许多合作社成员在商事登记中进退维谷。自2025年1月起,济南市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以“政府跑”“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全程帮办、即时审批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偏远乡村群众的办事难题,更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直通车首站告捷,助力退社业务“零奔波”

2025年1月10日,商事登记直通车首站驶入莱芜区寨里镇刘大下村,为济南市莱芜区刘大下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七位成员办理退社业务。村民刘先生感慨道:“我腿脚不便,去镇上办业务要折腾一天,现在政府直接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半小时就办好了!”

这一场景的背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退社难题的缩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7修订)明确社员退社自由(第25-28条),但实践中退社纠纷频发。商事登记环节作为退社程序的法定终点,暴露制度性梗阻:2024年全区共受理退社咨询业务112件,同比增长27%。由于合作社成员结构偏老龄化、移动端实名认证困难,且去世社员比例逐年攀升、社员养老需求增长等问题频出,导致办理退社面临重重阻碍。

为有效解决合作社退社难题,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直通车”提前联动、上门协助签名、全程指导材料,确保业务合规高效完成。此外,自2025年3月,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济南市凤城公证处、泉城公证处莱芜分部联合推出了“商事登记直通车+公证继承绿色通道”服务,为因成员或股东去世需办理公证业务的经营主体提供快速审批服务,实现了“公证关系简流程减费用”,切实为有需求的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彰显了“民生无小事”的为民情怀。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助力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

在莱芜区高庄街道吴家楼村,芹菜种植虽品质优良,却因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品牌效应。2025年2月,商事登记直通车团队深入调研后,为当地芹菜产业量身定制了一套涵盖品牌塑造、产品包装、产业链延伸、市场推广等内容的发展方案,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种植资源、统一品牌包装、拓展销售渠道,助力当地芹菜产业迈向集约化发展新征程。

自“直通车”启动以来,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深入挖掘莱芜区农副产品的独特品质、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主动下沉服务中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企业园区、乡镇市集,打造移动式商事登记服务平台,推动本地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培育多元特色产业,以审批力量助力特色产业集约式发展。

破解“银发”难题,模式创新与人性化服务双管齐下

济南市南爽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变更业务曾面临严峻挑战:107名成员中70%以上超过60岁,线上实名认证困难重重。2025年2月20日,直通车团队开进了茶业口镇,抵达合作社驻地,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手把手指导,不断调整光线角度,顺利帮助合作社年迈成员刷脸完成了实名认证。合作社负责人感叹:“本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直通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针对老年人进行线上系统操作时的诸多难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区镇联动”服务模式。由镇级工作人员协助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申请材料的申报,直通车团队上门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固定窗口”与“移动窗口”并行,同步开展帮办工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务服务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切实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提供了便利。

从“流动窗口”到“移动课堂”,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商事登记直通车的价值,不仅在于便利性,更在于其前瞻性服务。2025年1月23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启动“进镇(街道)专项调研”活动,商事登记直通车深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谈交流等方式,全面调研街镇商事登记业务办理情况,精准掌握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将调研中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稳步提升基层商事登记服务水平,激发基层市场活力。

此外,直通车还承担政策宣讲、业务培训职能。1月24日,直通车开进高庄大集,结合当地姜蒜产业优势,向村民讲解各项惠企政策;2月8日,在羊里街道设置政策宣传点,普及商事登记相关政策;4月2日,开进凤城街道,聚焦基层高频业务及业务难点问题,开展专业培训,同时,结合直通车实践经验,重点分享“送服务下乡”的创新做法。从“流动窗口”至“移动课堂”的功能拓展,不仅延续了直通车“便民利企”的核心理念,更通过“传帮带”模式夯实了基层服务根基,为后续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覆盖更多街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小窗口”到“大民生”,直通车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

莱芜区商事登记直通车的创新实践,不仅是一份政务服务改革的“成绩单”,更是一张面向未来的“规划图”。今年以来,商事登记直通车已先后抵达9个街镇开展16次调研指导与政策宣传,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帮办、答疑600余次,服务企业、群众1200余户(人)次,以“政务加速度”护航乡村产业升级。

展望未来,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全域覆盖、全链赋能、全速突破”为目标,持续扩大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版图,以登记服务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从单一的商事登记服务,延伸至品牌建设、政策扶持等,形成全链条服务生态,让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正如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郭蕾主任所言:“直通车的‘方向盘’,始终对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

如今,奔驰在乡间小路上的“商事登记直通车”,正以车轮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民心。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从乡村市集到养殖基地,这支“流动服务队”翻山越岭、一村一户,用“脚步”践行“为民服务”的工作主旨,以“小窗口”撬动“大民生”,以“微创新”激活“大产业”。它不仅是政务服务的改革样本,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政府与村民携手奔跑,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

责任编辑:聂婧怡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